您的位置:首页>栏目首页 > 供应 >

无人战鹰翱翔蓝天(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)

2023-08-12 21:44:48    来源:人民日报

东南某海域浪涛飞卷,多型战机组成编队贴海而飞,低空突袭。千里之外,空军航空兵某团无人机大队大队长李阳(见图,刘载誉摄)坐镇方舱,指挥各席位远程操控,一架无人机翱翔云端,瞰制战场。

“发射!”一声指令,一枚导弹从飞机离梁发射,直扑目标,准确命中!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身为全军首支察打一体无人机部队的一员,李阳经历了换装改装、融入体系等重重考验,牵头创新多套战法,出色完成50余次重大任务。

标定人生谋划未来,从战位中找准定位

向往军营,向往飞行,李阳很早就立志成为一名飞行员。2010年,他以优异成绩通过招飞入伍,在航校一路过关斩将、表现出色。

“下一步,该怎么走?”李阳问自己。

“军人就应从使命责任中,标定人生谋划未来,从战位中找准定位。”教员的一席话让李阳豁然开朗。

课堂上一个个经典战例燃起他的兴趣:反恐行动、情报侦察……无人机在战场中及时点杀的场景,在他脑海里萦绕盘旋。

“无人机,我飞定了!”于是,他怀揣梦想,踏上黄沙漫卷的大漠边关。在这里他认识了一群无人机事业的逐梦者。

飞有人机和飞无人机,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。操控无人机是用大脑去构建战场,隔着屏幕、隔着数据、隔着千里,要实现“人机合一”难度很大。对于新手来说,往往有一种“失控感”。

为了解决感知上慢半拍、操控上不协调的问题,李阳从无人机装备理论学起,从基本操作练起,背记、摘抄、默画,实操、总结、提高,一有空就琢磨、一有时间就模拟训练,成天浸泡在飞行当中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李阳的技战术水平提高很快,在同批战友中最先执行任务。

“只有用心飞,才能飞得好。”一次次突破、一次次锤炼,李阳成长的轨迹与无人机奋飞的航迹深度契合,把无悔青春写在蓝天之上。

时刻以战斗姿态迎接每一次升空

从“飞得好”到“打得赢”,关键要立起打仗思维。

那一年,年轻的李阳首次参加多军兵种联合演练,满怀希望奔赴。不承想,厚厚一沓行动方案中,他找了又找,才发现他们的任务概括起来就一句话——配合蓝军先期侦察。

演练好几天,别的部队练得如火如荼,他们却坐了“冷板凳”。李阳深感无人作战力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“要让别人认可,首先要用实力证明自己。”李阳和战友们立足恶劣环境、复杂条件,锤炼打仗硬本领。

无人机侦察,云巅之上,俯瞰大地,要有“海底识针”的眼力。过去他们习惯于通过目标照片“按图索骥”,但战场上情报侦察,关键是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。

从提前确定打击目标到临机指定目标,从打固定靶到打移动靶,从打明显大目标到打伪装小目标,从一次打单个目标到同时打多个目标……李阳总是在不断刁难自己,锤炼“一剑封喉”的点杀手感,锻炼“千钧一发”的心理承受能力。

随着新质作战力量的快速发展,李阳带队飞海疆、赴大漠、上高原,与多军兵种、多型武器展开体系合练,丰富了作战样式,拓宽了作战平台。

在一场多机型合同战术训练中,承担侦察任务的李阳,配合一架歼轰机对目标实施打击。数枚火箭弹从机腹下倾泻而出,可目标并未被完全消灭。

上级命令:无人机补充打击!临危受命,李阳操控无人机迅速调转航向,发射导弹精准“补刀”,将目标彻底摧毁。

“未来战场,战机稍纵即逝。”李阳战斗小组能够成功补充打击、挽回危局,靠的是时刻以战斗姿态迎接每一次升空。

拿出更多精力研究攻关,才能制胜未来战场

首次临界高度实弹打靶、某型无人机首次打击移动目标……该团《大事记》中,一个个“首次”格外亮眼。

一次,李阳奉命执行某项打击试验任务,由于地形和气象的影响,对飞机和弹药性能把握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为了打得更精准,他深入一线进行靶场勘测,制定相应战术战法。

任务中,李阳和搭档邓亚书密切配合,操控飞机爬升到指定高度,优选阵位、细致搜索、锁定目标,抓住转瞬即逝的发射窗口,在地照器的稳定引导下,精准命中目标。

这次任务,创造了在高空临界值发射导弹、地照小目标精准打击两项纪录,验证了该型无人机某复杂地域打击高价值目标的实战能力。

“新装备就像一个球体,越往外探触,就会发现越多的未知数。”李阳深知在新装备面前,必须拿出更多精力研究攻关,才能制胜未来战场。

近年来,李阳积极参与建立团军事理论研究库,创办无人机作战理论刊物,推动理论攻研往深里走;参与装备研究小组,与院校、科研机构和工业部门联手协作,合力推动装备改进。前不久,他们对相关软件进行优化升级,有效提升无人战场态势感知能力。

“无人机作为新质力量,就是要重新定义战场,敢想敢干,闯出一片天地来!”靠着这股闯劲,李阳和战友们深挖装备潜能,先后主导突破了多项重大技术难题,形成一系列战法打法,无人机打击能力不断跃升,成为未来战场的杀手锏。

关键词:

相关阅读